一、美国生活感悟关键词之独立
即使没有去过美国,相信大家很早就对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有所耳闻了。美国人特别注重独立意识的培养,这种独立意识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在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美国人这种独立能力的培养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就彻底独立了,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反观中国的父母,虽然很多宝妈宝爸也知道要让孩子学会独立,但是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就自己代劳了。孩子挑食不吃饭,爸妈追着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上学,爸妈跟在后面背书包;孩子写作业、上兴趣班,爸妈全程陪护;偶尔孩子倒个垃圾洗个碗,爸妈就老怀安慰,觉得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其实这些离“独立”的标准还远着呢。
这么说美国人的独立精神,很多人可能还是觉得有些抽象,下面跟大家说说我亲眼看到的两个例子。有一天,我在汉堡王吃早餐,隔壁桌坐着一位年轻的妈妈和一个大概两岁左右的孩子。那个孩子想要撕开酸奶瓶上的纸盖子,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所以用求助的眼神看着妈妈,但是妈妈鼓励孩子说:“You can open it, try again.”然后就自顾自得吃起了汉堡。要是中国的父母估计早就自己上手了吧。另外一个例子发生在我邻居身上。跟邻居一起去超市,邻居给不到两岁的宝宝买勺子,然后她拿着一大把五颜六色的勺子问孩子喜欢哪一个。我说,她那么小能明白吗?邻居说:“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认知能力,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已经懂很多东西了”。细想一下,确实有道理。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中美教育上的一个巨大差异: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无论多大永远都是孩子;而美国的家长很早就把孩子当成有独立意识和决断能力的大人来对待了。
二、美国家庭典型开销前五名除了税收之外,房子是美国人最为困扰的一笔支出。美国家庭约30-35%的收入都贡献给了住房:包括房租、房贷、房屋维修、水电煤、物业等等。
在美国家庭的开销中,交通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占总收入的17%左右。东部大城市的人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中西部以及一些小城市的居民则会选择开车,那么油费、修理费、汽车保险费就成为了一笔固定的巨大开销。
日常饮食的花费占美国家庭总收入的13%左右。因为餐馆物价以及小费的原因,美国人约六成的时间会选择在家吃饭,只有周末才会选择在餐馆或者朋友家聚餐。与中国家庭在食品上的开销相比,美国家庭还是相对节俭的。
出于对年老的担忧,美国人很早就开始规划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了。但是不同于中国家庭通过存款来养老,美国人主要讲养老依托在了养老金和人寿保险上,它们占了收入总支出的9%。
美国家庭中一半以上拥有养老金账户,19.7%家庭拥有人寿保险。如此大手笔的支出,也得益于美国养老金和保险制度的完善。
美国家庭也喜欢拿出一部分收入进行投资理财,但明显的,美国人的投资渠道会更加多一些,他们会更多地选择购买股票、基金、理财型保险和债券,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把钱存入银行。
如果对美国的教育领域有所了解的话,就不难发现,世界排名前一百名的高校有很多都在美国境内,可以说,美国是一个名校云集的国家。从这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能力,他们大都会成为某个领域中比较顶尖的人才。不仅如此,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美国的课堂是非常自由的,而且有很多辩论和讨论,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提问。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阅读大量的资料,并且进行自由的提问,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样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批判性的思维又可以让他们有更高的提升。在那里,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拥有合理地进行提问和质疑的权利。